千千小说 > 逆清1845 > 第349章 求生之路

第349章 求生之路


  关键在于规则的确定,以及维护规则能够合理运转下去。

 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赤裸裸的,充满血腥的,但是它的确能够带来相对更加先进的生产力,用工业化生产来代替传统的田园牧歌,这同样也是一种进步。

  但问题是,对资本主义的限制需要落在制度上面,而不能用传统的天下四民思维去限制,这样华夏永远都只是一个农业国,而无法完成工商立国的目标。

  四月,赵源通过行政院颁布《工商总约》,以及宪法修正草案,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工商人员的合法政治权利,针对各地公局准入条款进行了修改,但凡具备合理纳税条件者,都可以正常参与公局,不区分具体职业。

  得知这一消息后,整个江南一片哗然,无数人叫好,也有无数人表示不认可,大家伙闹闹腾腾的,却没有拦住法案的正常通过,而这一步踏出后,各地公局一下子就多了许多商贾参与,而传统士林人数则锐减了许多。

  而随着这一风波而来的,便是许多清流士子宣布罢考,抵制新科举。

  他们用的理由也十分堂堂正正,他们从来学的都是祖宗传下来的四书五经,没有去学这些奇技淫巧的道理,汉王府要办新科举,那就让愿意参加的人去参加吧。

  一时间,整个江南都陷入了风波之中,而赵源则稳坐金陵,压根就没有将外界的风波放在眼里,因为这个时候还有一件事情,那就是清廷使者卓秉恬以及沙俄使者伊万诺维奇·伊万诺夫上校已经抵达金陵。

  卓秉恬这一次奉命南下,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与复汉军之间达成和议,从而让清廷得以喘息之机,而除了他以外,沙俄使者伊万诺维奇·伊万诺夫上校前来,则是希望为双方之间进行调停。

  负责进行谈判的汉王府代表自然是伍崇曜,除此以外亨得勒作为谈判副使,一同参加这一场堪称特殊的谈判会议。

  两个华夏人,一个英国人,再加上一个俄罗斯人,构成了一副奇妙的画面。

  双方针对当前进行了一番唇枪舌剑,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主要有两点,一是清廷想要议和,就必须向复汉军彻底投降,其次就针对满洲、蒙古、新疆土地归属上需要明确表态,绝不能将其归属于俄人。

  在复汉军的表态中,未来华夏与俄罗斯的边境划分问题,需要以《尼布楚条约为基础》,绝不允许满洲、蒙古、新疆归属出现问题,亦不许俄人将势力延伸至远东。

  很显然,双方的谈判完全没有达成一致的可能,最终不欢而散。

  等回到住处以后,沙俄使者伊万诺维奇·伊万诺夫上校深知这一次谈判将不会成功,双方的战争随时会重新开始,但是他对于这一场战争的前景并不看好,因为在过去这段时间内,他已经看到了华夏隐藏下来的潜力。

  “华夏人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华夏人,他们已经驱逐了腐朽无能的鞑靼人,甚至开始了工业化建设.......金陵城外已经出现了滚滚的黑烟,据说在华夏那座叫做广州的城市里,拥有着更大规模的工厂,他们能自己大规模冶炼钢铁,制造武器,能够轻易武装出一百万名军人.......”

  “伟大的陛下,如果我们终究有一天需要跟华夏人交战,那么就请立刻开战吧!否则等到他们继续发展下去,俄罗斯人将无法在这片土地上获得胜利!”

  在这个时代里,沙俄被誉为欧洲宪兵,但是其本身工业实力非常一般,不仅远远落后于英国、法国、普鲁士,甚至都不如奥地利。

  实际上,沙俄此时的强势与华夏有几分相似,那就是依靠本身人口众多,可以轻松动员出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出来,但是话说回来,论起比拼人海战术,华夏又何曾惧怕何人?况且中俄之间遥远的距离也决定无法打真正的大规模决战。

  在伊万诺维奇·伊万诺夫上校看来,未来华夏对俄罗斯将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,而现如今沙俄除了提前开战,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来限制。

  对于当下的俄罗斯而言,唯独自身的强大,才能确保将来不会受到华夏的进攻。

  伊万诺维奇·伊万诺夫上校写完信件后,脸上顿时浮现出浓重的忧愁之色。

  实际上,就在沙俄使者写着关于华夏的信件时,远东方向一处名叫海参崴的地方已经插上了复汉军的军旗,在寒风中猎猎作响。

  密密麻麻的复汉军兵丁们如同蚂蚁一般,在寒冷的土地上面正在辛苦地劳作着,他们正在扩建着海参崴,希望在这里能够建立起一座坚固的堡垒,从而抵御严寒与俄罗斯人。

  谢伟明常常呼出了一口气,他的手上捏着一根香烟,脸上却仿佛挂着些许寒霜。

  “我们这个时候到海参崴正是时候,如果冬天过来,这里冻土怕是连铁镐都挖不动!”

  一名复汉军军官穿着一件厚实的大衣走了过来,他的手上还提着一柄铁镐,道:“根据土木组的预估,我们最迟在五月份就能将木栅立起来,到时候就算俄罗斯人打过来,咱们也不用怕了!”

  谢伟明点了点头,道:“那个日本人怎么样了?”

  “这小子不错,倒有几分劲头,嘴上一直嚷嚷着要去做事,就是体格子有点太瘦弱了。”

  来人乃副队长王东明,原本是山东大汉,对于西乡隆盛这个瘦弱的日本人多少带着几分嘲笑的味道。

  “别让他折腾死了。”

  谢伟明吸了一口烟气,紧接着吐了个眼圈,“我们随船携带的补给最多支撑到六月份,按照先前的约定,日本人在五月上旬就需要将第一批物资运送过来,到时候他们还有两干仆从军会听从我们的命令,到时候很多事情需要西乡隆盛去沟通。”

  “队长,你放心,我心里有数。”

  王东明轻轻叹了一口气,望向了家乡的方向,“就是不知道我们这一次出来后,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家乡,要是在这里一仗都捞不到,那可就亏大了。”

  谢伟明冷哼了一声,“别大意,俄罗斯人,日本人,土著,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,咱们得用实了心思,好好在这里扎下根去,将来才能让这片土地,彻底变成咱们华夏的......”

  “殿下说过,这里的使命光荣而艰巨,光荣在于平淡,艰巨在于漫长,如果克服不了这里的困难,我们也就让殿下失望了。”

  ........

  复兴三年四月中旬,兰芳坤甸。

  一队船队渐渐驶入港口,他们慢慢降下了风帆,船上的水手们抬眼望去,只见港湾里面已经停泊了大大小小数十艘帆船,很显然坤甸已经成为了南洋航路上的一处重要中转场。

  随着船队逐渐停靠在岸边,大量衣衫褴褛的华人从船上下来,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,颇有秩序地在兰芳总督府官员们的指引下,朝着一个方向走去,而在众人的身后,一名穿着汉王府官服的年轻人,正在用一种惊讶的目光望着面前的一切。

  “李大人,实际上这已经是今年的第三批船队了,前后加起来有超过两万移民通过坤甸进入兰芳。”

  “你跟我来,那边都是我们去年新投产的工厂和种植园。”

  一名皮肤黝黑的年轻官员站在了李鸿章的面前,热情地向这位汉王殿下使者介绍着兰芳的一切,他正是兰芳总督府里面的一名官员,名叫罗月生,是罗广平的同族堂弟。

  李鸿章用一种好奇的目光打量着面前的一切,他虽然是第一次来到兰芳,但是却早已经在各种资料内,对这块土地有相当多的了解,只是目前映入眼帘的一切,却只让他感觉到了拥挤、肮脏和逼仄来,并没有多少美好。

  罗月生很显然不止接待过一名从内陆赶来的汉王府官员,他十分熟悉这些人的眼神,笑道:“你不要觉得这里破破烂烂,实际上这里是非常有活力的一块财富之地,你跟我来。”

  二人穿过了拥挤的人潮,走过一条条街道,很快就赶到了几幢高大壮丽的房屋前,这些房屋正是总督府的驻地,旁边还驻扎着复汉军的一个营兵力,从而确保整个坤甸的安全。

  “过去几年时间里面,不知道有多少在广东、福建活不下去的百姓,通过海路来到了兰芳,他们在这里都能找到活干,还能分到土地耕种,日子过得比内陆要好得多。”

  罗月生下意识感叹了几句,他知道内陆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——尽管复汉军已经逐渐控制了整个南方,但是依然无法改变地少人多的局面,普通百姓依然要艰难求生,反倒不如来到这地广人稀的兰芳,还能分到一些肥沃的土地,谋得一条活路。

  李鸿章轻轻感叹了一声,他也知道其中的缘由,汉王府在大力发展工商经济,也就导致了大量的土布遭到了纺织工业的挤压,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破产潮,许多织民们没有了生计,只能选择南下求生。

  除此之外,汉王府所主导的这一场工业革命,无疑是残酷至极的,新生资本主义在汉王赵源的扶持下,已经具备了嗜血的本能,而上层地主士大夫在这个时候虽然还存在着斗争和矛盾,但是在某些时候已经跟资本结合起来,对普通百姓进行着残酷的剥削。

  因此,工商发展越发兴盛,也就导致国内有越来越多的百姓遭受到了冲击,他们不得不自卖为猪仔,只为了谋取一条求生的道路.......


  (https://www.xqianqian.cc/998/998071/109449996.html)


1秒记住千千小说:www.xqianqian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qianqian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