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千小说 > 修仙,信息全知者 > 第二百章 无题

第二百章 无题


“身体能量是生命活动的根本,一旦过度消耗,人生就会失去动力源泉。”

    所以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,从根本上说,就在于身体能撑多久。

    只有先把身体照顾好,你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去打拼。

    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书中讲过一个案例。

    小西是个拼命三郎,平时熬夜加班不说,就连周末也很少休息。

    一次,小西凌晨两点还在电脑桌前整理资料,突然急性心肌炎发作,直接晕了过去。

    幸好家人及时发现,把她送进了医院,这才让她脱离危险。

    医生得知情况后,劝她不要太拼命:

    “手机需要电量,身体也需要能量。现在你身体的能量接近关机,再不充充电,什么都白搭。”

    经过医生的点拨,出院后的她开始按时吃饭睡觉,还给自己制定了锻炼计划。

    最后在健康身体的加持下,不足两年的时间,她便做到了经理的位置。

    想起了扎克伯格的一句话:

    只有保持身体健康,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多能量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。

    工作再忙,也要忙里偷闲,挤出一点时间让自己好好休息。

    压力再大,也要适当放松,给身体及时充电储能。

    当人的身体总是充满着能量,做起事来才有更多的干劲。

    2

    情绪能量

    1983年美国社会学家霍克·希尔德,提出了一个“情绪劳动”理论。

    是指在日常生活中,除了体力和脑力劳动外,还存在一种情绪的劳动。

    因为一件无足轻重的破事就闷闷不乐,因为一点不如意就懊恼暴躁……

    当一个人在细枝末节中消耗过多的情绪,自然就难有充足的能量应对更重要的事情。

    在20世纪80年代,世界网坛有一对双子星麦肯罗和康纳斯。

    两人同为左手将,球技出色,并都拿下了不少荣誉。

    可每次二人交锋,麦肯罗总是输多胜少。

    当时就有评论员指出问题:

    麦肯罗的球很有力量感,但一到关键时刻,力量就被他的情绪耗费掉了。

    原来比赛时,麦肯罗总是控制不住情绪。

    手上吸汗的白粉不合心意,他就开始抱怨;裁判的判罚出现争议,他立马就骂骂咧咧;自己稍有失误,就变得垂头丧气。

    每场球下来就算还有体力,他也被各种坏情绪搞得自己再也无力应战。

    因此在顶尖的对决中,他总是发挥不稳定,在33岁便退役了。

    而康纳斯则相反,无论在赛场上发生多少曲折起伏,他始终微笑应对。

    这样即便面对再困难的比赛,他都能以最充沛的能量稳定发挥。

    最终他拿下多项大奖不说,职业生涯延续到44岁才结束。

    现实生活中,就有很多人脾气一点就着,与人相处说不到几句话就一拍两散。

    还有人喜欢怨天怨地,整日郁郁寡欢,做什么事都无精打彩,结果一无所成。

    想起了美国科学院院士莉莎·巴瑞特的一句话:

    情绪能量是一种宝贵的资源,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情景。

    能量是有限的,你在情绪上消耗太多,处理事情时自然就力不从心。

    所以控制好情绪,就是在节约能量。

    当你常微笑少懊恼,提升了情绪能量,就能全神贯注地做好自己。

    3

    精神能量

    美国著名营销大师纳撒尼尔·小福勒曾说:

    “强大的精神能量,会使空间发生振动,一切困难都会为你让路。”

    精神能量不足的人,消极懒惰,遇事就躲,慢慢的人就废了。

    而那些心理韧性强的人,逢难事却愈挫愈勇,都有着很高的精神能量。

    曾认识一位刚毕业的新媒体作者,年纪轻轻,但他的文章观点犀利,文字十分老练。

    凭借多年的新媒体写作经验,我断定只要他坚持下去,不出三五年,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。

    谁知一次千万大号的约稿经历,却成了他事业的转折点。

    当时为了一篇文章,他反反复复改了十几遍。

    结果编辑始终不满意,每次反馈都是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。

    可即便他改到了崩溃,那篇稿件还是以毙稿结束。

    此后,每次有大号约稿,他都一阵惧怕,毫不犹豫就拒绝了,只给一些简单易过的小号供稿。

    结果他的文章越写越差劲,很快便在互联网中销声匿迹了。

    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有畏难心态,一遇到困难就战战兢兢。

    可你越害怕越不想面对,事态就会越严重,最终你只能被困境击倒。

    当你的精神能量足够强大,鼓足勇气直接面对,就能发现其实所谓的挑战不过尔尔。

    台湾知名媒体人金惟纯先生,早年间曾创办杂志《商业周刊》。

    他投进去了大半家底,还耗费了大量心血,结果却没什么发行量。

    一年不到,辛辛苦苦创办的杂志社就濒临倒闭。

    朋友劝他,要不就算了吧,及时止损给自己留点资金。

    金惟纯却说道:“我还没怕过什么。大不了一无所有,从头再来。”

    此后金惟纯干得更加卖力,杂志经营方向有问题,他就四处拜访前辈,学习经验;

    文章内容不够深度,他就亲自操笔,挑灯夜战。

    面对困难,他想方设法苦苦地熬着,硬生生挺过了最艰难的日子。

    终于在第六年,《商业周刊》发行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,一跃成为台湾第一大杂志。

    正是金惟纯不服输的精神,给他鼓足能量,逆转了局面。

    俞敏洪说,精神足够强大,敢于面对任何挑战,工作才能向更好的方向转变。

    人这一生想要有所建树,就要学会给自己打气,补充精神能量。

    把“我不行”变成“我能行”,把“我不会”变成“我能学”。

    拿出无限的精神毅力去死磕,你的坚持,终将美好。

    ▽

    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说,你得学会管理能量,而非时间。

    因为无论是身体、情绪还是精神,都需要能量来保持活力。

    要知道,人就是一块电池,容量再大,却没有电量,都是白搭。

    如果现在的你感觉很累很丧,是时候好好给自己充电蓄能了。

    试着每天定时活动活动身体,放松放松心情。

    只有拥有了饱满的精神,并合理分配能量,你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。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xqianqian.cc/2271/2271955/11110943.html)


1秒记住千千小说:www.xqianqian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qianqian.cc